蔡昉的結論是:進一步加強結構改革,關註供給因素,提高“潛在增長率”,即通過改革獲得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,這是“李克強經濟學”餐飲設備的要旨所在。
  改革開放30餘年的時間里,中國經濟增長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引擎。然汽車借款而,當中國跨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,隨著“劉易斯轉折點”的到來,人口紅利的消失,中國能否突破“中等收入陷阱”?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在哪兒?又如何成功應對一系列挑戰?
  日前,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舉辦的“破解中國經濟發展之謎”主題演講會上,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所所長蔡昉攜其新著《破解中國經濟發展之謎》,以極其生動製冰機維修的語言,從他的研究視角出發,為普通讀者一一破解經濟謎團。
  “民工長灘島荒”與人口紅利消失
  “人口紅利消失意味著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。”蔡昉說,進入21世紀以後,中國經濟出現了從沿海地區到全國範圍的“民工荒”,隨後伴之以普通勞動者工資的連續多年上漲。在許多人的理念中,人口眾多、勞動力豐富,是中國社會天經地義、恆久不變的特征,因此,出現勞動力短缺現象是不可思議的。與此同時,化療飲食輔助許多國外觀察家還擔心,中國經濟的減速可能一發不可收拾——諸如“中國經濟崩潰論”。無疑,這類論調會引起諸多誤解甚至恐慌。
  作為一個發展經濟學研究者和中國經濟發展的一線觀察者,蔡昉作出了“中國經濟劉易斯轉折點到來”的判斷。他認為,人口轉變是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過程,其結果之一,即勞動年齡人口比重迅速上升,則通過勞動力供給充足和高儲蓄率為經濟發展提供了人口紅利。如果以人口撫養比作為度量人口紅利的指標,其經歷了長期的下降過程之後,下降速度已經放緩。
  他曾預計在2013年見底,隨後逆轉為上升的過程。實際上,以15~59歲為勞動年齡人口,2010年人口紅利消失的轉折點提前到來。在堅持進行經驗研究前提下,蔡昉從不同角度論證這個階段性變化的判斷。
  第一,人口紅利以勞動年齡人口持續增長和人口撫養比持續下降為標誌,隨著中國逐步進入勞動年齡人口不再增長、人口撫養比停止下降的新階段,在經濟增長對勞動力需求仍然十分強勁的情況下,勞動力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,表現在自2004年以來,勞動力短缺不斷出現並導致工資持續上漲。按照發展經濟學的定義,這就意味著中國的劉易斯轉折點已經到來。進而,人口紅利也將消失。蔡昉認為,這個發展階段的變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政策含義,新的經濟發展階段帶來新的政策挑戰。
  第二,中國人口轉變與經濟發展關係的“未富先老”特征,即在較低的經濟發展水平上具有了更高的老齡化,以及這個特征給中國帶來的特殊挑戰。例如,就業的總量矛盾和結構性矛盾同時存在,表現為農民工、大學畢業生和城鎮就業困難人員面臨的就業難題;勞動關係發生新的變化,提出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制度需求;普通勞動者與熟練勞動者工資趨同導致人力資本回報率降低,從而教育激勵下降,將成為未來人力資本的瓶頸。
  這些現象被蔡昉稱為“成長中的煩惱”。此外,這個發展階段變化可能減緩經濟增長速度,在現實中不平衡、不協調和不可持續因素繼續存在的情況下,使得中國面臨著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階段,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重大政策選擇。
  第三,從挖掘第一次人口紅利潛力和開發第二次人口紅利源泉等角度著眼,蔡昉提出政策改革建議,並論證改革的迫切性和優先序。這類改革包括:從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戶籍制度改革兩個方面著手,推進以農民工市民化為特征的深度城市化;在實施區域發展戰略過程中,防止偏離比較優勢的傾向;多途徑解決收入分配不均等問題,加快勞動力市場制度建設,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和經濟增長可持續性;保持各級各類教育的擴張趨勢,加大教育激勵,提高教育質量,為產業結構變化和建立創新型國家積累人力資本。
  通過改革獲得制度紅利
  人口紅利消失之後,中國經濟增長新的動力在哪兒?蔡昉給出的答案是:在人口紅利消失後,要向制度要紅利、向改革要紅利——
  中國如果要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,必須長期視角與短期視角相結合,正確判斷經濟形勢。不能採取大規模刺激政策,靠補貼扭曲資本價格只能導致產能過剩、背離比較優勢和保護落後,最終損害實體經濟的發展。
  他特別以日本泡沫經濟和“安倍經濟學”對日本經濟的影響為比較,指明日本試圖靠大規模公共投資刺激經濟時,公共投資遇到“有預算沒下撥”,繼而“下撥了沒到位”,及至“資金到位沒開工”層層折扣問題。進而,過剩的流動性沖向虛擬經濟,造成經濟泡沫。
  蔡昉指出,中國經濟面臨的真正挑戰,不在於短期的宏觀經濟需求因素,而是長期的經濟增長可持續性問題。而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的根本在於,繼續通過改革獲得制度紅利,即通過改革創造更好的生產要素供給和生產率提高的制度條件,達到提高“潛在增長率”的目的。
  在蔡昉看來,當前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乃是“潛在增長率”下降導致,因此應該關註供給因素,探索保持可持續增長的源泉。
  因此,他重點關註了土地、資本、勞動和全要素生產率幾個要素,特別指明投入更多的物質資本即資本勞動比的提供,並不必然匯成經濟整體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,甚至可能失去公平競爭的生產要素市場環境。例如“失去的20年”的日本,將資本深化的貢獻率從1985~1991年期間的51%,大幅度提高到1991~2000年的94%,而同期的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率則從37%直落到-15%。中國1978~2007年的資本勞動比(勞均資本)和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率,在非國有經濟中分別為26%和74%,而在國有經濟中則剛好相反,分別為74%和26%。
  蔡昉的結論是:進一步加強結構改革,關註供給因素,提高“潛在增長率”,即通過改革獲得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,這是“李克強經濟學”的要旨所在。  (原標題:蔡昉:從人口紅利到改革紅利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eaix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